研经日课第124天
阅读经文:使徒行传7:44-8:4
问题思考:
1、司提反在结论中怎样教训人关於会幕或「法柜的帐幕」,以及所罗门所建的圣殿或「圣所」之神圣起源,并指出它们仍然是不完全的呢?他怎样指责那些控诉他的人呢?我们应当注意这里所明示或暗示的什么积极性的真理呢?
2、试思考司提反和他的主在生活、性格,及受死上相似之点。这种相似之点是从什么而来的呢?比较林后3:18。
3、司提反:(a) 受难的见证(参8:1,3 ),和(b) 门徒的散布(参8:4,5;11:19,20),对教会造成的结果是什么?请注意一个完全献身与神的工作的人,神能藉著他成就何等大事。
思考默想:
一
司提反在使徒行传7:44-50中,追溯以色列敬拜场所的历史,从会幕到圣殿,揭示其神圣起源与局限性,并指责犹太人将神局限在物质建筑中,背离了真正的敬拜。
1、会幕与圣殿的神圣起源与不完全性
会幕(法柜的帐幕):
神圣起源:摩西按“神所指示的样式”建造,象征神与子民同在。
不完全性:会幕是移动的、暂时的,指向更永恒的敬拜。
圣殿(所罗门的圣所):
神圣许可:神允许所罗门建殿,但强调“至高者并不住人手所造的”。
不完全性:圣殿被犹太人偶像化,误以为神仅限于此,却忽略“心灵与诚实”的敬拜。
2、司提反对控诉者的指责
形式主义的罪:他们以圣殿为宗教权力的象征,却“心里与耳未受割礼”,抗拒圣灵、杀害先知。
曲解神的同在:他们固守圣殿,却拒绝道成肉身的基督——神的真殿。
3、积极性的真理
神的超越性:神不局限于一地一殿,祂的临在充满万有。
真正的敬拜:新约的敬拜是“在灵里与真理中”,以基督为中心。
警惕宗教形式主义:不可将传统、建筑或礼仪置于神的旨意之上。
二
司提反的生平、品格与殉道,处处彰显基督的样式(徒7:54-60;林后3:18)。
1、生活与性格的相似
圣灵充满:司提反“满得恩惠能力”,基督“有圣灵无限量地住在祂里面”。
智慧与权柄:司提反“以智慧和圣灵说话”,基督的教导令人希奇。
怜悯仇敌:司提反为逼迫者祷告,基督在十字架上求父赦免他们。
2、受死的相似
被诬告处死:司提反被控亵渎圣殿,耶稣被诬告“拆毁圣殿”。
见证天国异象:司提反临终见“天开了,人子站在神的右边”,耶稣在十字架上宣告“成了”。
3、相似性的根源
圣灵的塑造:信徒“变成主的形状”,司提反因圣灵充满,生命逐渐效法基督,显明“基督在他里面活着”。
三
司提反的殉道引发教会大逼迫(8:1-3),门徒被迫分散,却成为福音广传的契机(8:4-5)。
1、司提反受难的结果
逼迫加剧:扫罗(保罗)带头迫害教会,信徒遭囚禁、驱散。
见证的种子:司提反的死如“一粒麦子”落地,激发门徒的勇气,成为初期教会的属灵遗产。
2、门徒分散的结果
福音突破地域限制: 腓利往撒玛利亚传道,打破犹太人与外邦人的隔阂; 门徒远至安提阿,首次向希腊人传讲耶稣,奠定普世教会的基础。
神国度的扩张:逼迫反成“神手中的工具”,应验“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”。
3、完全献身者的典范
司提反的遗产:他虽短暂服事,却成为福音突破的催化剂,显明“一人献身,神能震动万国”。
神的大能:神使用人的软弱与牺牲,成就远超所求所想的工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