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懒惰·研经日课第66天
阅读经文:路加福音19:11-28
问题思考:
1、这个比喻,关于:a) 跟从耶稣的人现在的责任是什么?b) 未来的咒诅,有什么教训呢?
2、第三个仆人的托辞有确实根据吗?根据哪些理由定他有罪呢?这个例子是要教导我们什么?
默想:
一
a) 跟从耶稣的人现在的责任是什么?
忠心管理神所赐的恩赐:比喻中的主人代表耶稣,仆人代表信徒,每个人都领受了“一锭银子”(象征神的恩赐、福音、机会等)。耶稣期望门徒在祂再来之前善用所托,努力扩展神的国度。
积极服侍,结出果子:两个忠心的仆人努力经营银子,最终得到了主人的奖赏,象征信徒在世上要忠心侍奉神,影响他人,使神的国度扩展。
信心行动,而非惧怕懒惰:第三个仆人害怕失败,把银子藏起来,最终被主人定罪。这提醒我们:信仰不只是消极地“保住”救恩,而是要积极行动,为神的荣耀而活。
b) 未来的咒诅,有什么教训呢?
不忠心的人会失去神的祝福:第三个仆人因为不愿意善用所托,被主人夺去银子,这警告那些不愿委身于神、不愿在信仰上成长的人。
拒绝基督的人终将面对审判:比喻的最后,主人命令“把那些不要我作他们王的仇敌带来,在我面前杀了吧!”(19:27)。这象征末日审判,那些拒绝基督王权的人将在最终被定罪。
二
第三个仆人的托辞是否成立?
他对主人的评价:“你是严厉的人,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,没有种下的还要收。”(19:21)表面上似乎是因为害怕,但实际上他是在责怪主人,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主人的性格,而不是自己的懒惰。
主人并没有剥削他人,而是公平地分配了银子(19:13),并且对忠心的仆人给予丰厚的赏赐。
若他真的害怕,他应该至少把银子存入银行赚取利息(19:23),但他连最基本的行动都没有采取。
因此,他的托辞并不成立,反而暴露了他的懒惰、不忠心和对主人的误解。
根据哪些理由定他有罪?
1、他没有尽到责任:主人托付给他银子,是要他去经营,但他却什么也不做。
2、他对主人的误解:他认为主人“严厉、不公平”,但从比喻来看,主人对忠心的仆人其实非常慷慨。
3、他没有信心,只是找借口:相比另外两个仆人积极去做工,他选择躲避责任。
4、他的懒惰使他失去所有:主人说:“把他这锭银子拿过来,给那有十锭的。”(19:24),意味着如果我们不善用神所赐的机会和能力,我们最终会失去它们。
这个例子教导我们什么?
信仰需要行动:真正的信心会带来行动,而不是被动地等待。
神期待我们忠心:即使我们的资源或恩赐有限,神仍希望我们尽心尽力使用它们。
属灵的惰性会导致失去祝福:如果不愿意成长、参与神的工作,我们最终可能会失去神给我们的机会和祝福。
总结
这个比喻提醒我们,耶稣再来之前,我们有责任忠心地使用神所赐的恩赐,积极服侍祂,而不是惧怕、懒惰或找借口。忠心的人将在未来得到神的奖赏,而拒绝基督或不愿承担责任的人,则会面临失去和审判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