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正的悔改·研经日课第65天
阅读经文:路加福音18:35-19:10
问题思考:
1、请将这两个人的需要和他们对耶稣的态度作一对比。我们从耶稣对待他们的不同态度上﹐可以学到什么教训呢?
2、在撒该的得救上﹐是谁采取主动的?我们从他的悔改上可以学到什么教训呢?
默想:
一、两个人的需要与他们对耶稣的态度的对比
1、耶利哥的瞎子
- 内在需要:他急切需要身体上的医治与光明。
- 对耶稣的态度:表现出坚定的信心与迫切的渴求。他大声呼喊,称呼耶稣为“大卫的子孙”(表明他认出耶稣即是应许中的弥赛亚)。
- 耶稣的回应:耶稣停下脚步,关注这位满有信心的人,按他的请求施行医治。
2、税吏长撒该
- 内在需要:撒该虽然在世俗上富有,但他内心空虚、受罪与贪婪的捆绑,急需救赎和改变。
- 对耶稣的态度:他虽然社会地位低下,却不顾世人的眼光,主动爬上桑树,只为一睹耶稣的面容。这举动透露出他内心对真理和拯救的极大渴望。
- 耶稣的回应:耶稣主动呼唤他:“撒该,快下来!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。”(路19:5)耶稣的主动接近不仅带来了外在的接纳,更点燃了他内心的悔改之火。
3、从耶稣不同的态度中学到的教训
耶稣垂听信心的呼求——瞎子坚持不懈地呼喊耶稣,尽管被人责备,他仍然不放弃。耶稣回应他的信心,给予医治。这教导我们,在属灵上,我们也要带着信心呼求耶稣,不要因环境或人的阻拦而退缩。
耶稣主动寻找罪人——撒该并没有直接求耶稣帮助,但耶稣主动接近他,并进入他的家。这表明耶稣不仅回应人的信心,也主动寻找失丧的灵魂,愿意与罪人建立关系,使他们得救。
耶稣看重内心的渴望——瞎子的需要是明显的,他渴望得医治;撒该虽然外表富有,但内心贫乏,他渴望认识耶稣。无论是外在的疾病,还是内在的罪,耶稣都愿意拯救和改变人。
二、撒该得救上:主动者与悔改的教训
1、谁采取主动?
- 耶稣主动出击。虽然撒该也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渴望见主,但关键在于耶稣率先向他伸出了救恩的邀请。耶稣的主动进入他的生活,成为他改变的转折点。
2、撒该悔改的教训
悔改必伴随实际行动:
- 撒该在耶稣面前不仅口里认罪,更表现出行动上的改变——他承诺将财产的一半分给穷人,并四倍偿还他曾欺诈过的人(路19:8)。
- 这表明真悔改不是停留在言语上,而是要在生活中显出新生命的果效。
神的恩典激发人的转变:
- 耶稣没有因撒该的过往而远离他,而是主动到他家中,彰显出神无限的爱与接纳。
- 正是耶稣的主动爱,使撒该有机会从自我中心的生活方式中觉醒,走向悔改与重生。
救恩是一种主动的恩典:
- 撒该的经历告诉我们,得救不是靠人的努力,而是耶稣主动伸出的救恩之手。
- 当我们以谦卑、悔改的心接受这恩典时,神便能在我们的生命中成就真正的改变。
总结
1、对耶稣的信心与渴望:
- 耶利哥的瞎子因身体上的需要而坚定呼求,撒该则在内心空虚中寻求救恩。两人不同的需要让我们看到,神看重人心深处那份真诚的渴望,无论是身体的需要或灵魂的拯救。
2、耶稣主动的爱与拯救:
- 在两个故事中,耶稣都以不同的方式彰显祂的怜悯与主动。祂医治了瞎子的身体,也进到撒该的家中更新他的人生,启示我们:神永远不会忽略任何一个真心寻求祂的人。
3、悔改的实质与结果:
- 撒该的改变说明,真正的悔改必然带来行为上的转变,而这转变是神恩典真实工作在我们生命中的证明。
这些对比与反思使我们明白,无论我们面对何种需要,只要以谦卑的心寻求耶稣,祂就必以祂的方式临到我们,并带来改变和救赎。
上一篇 别被钱财绊倒·研经日课第64天
不要懒惰·研经日课第66天 下一篇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