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寻永恒价值·研经日课第60天
阅读经文:路加福音16:14-31
问题思考:
1、财主为什么受刑罚?这个比喻在哪一方面加强了第9节的教训呢?
2、这个比喻对将来刑罚的真实性以及逃避刑罚的方法有什么教训呢?人们现在就应当怎样行?何故?
默想:
一
1、财主受刑罚的原因
漠视邻舍的苦难:财主生前“天天奢华宴乐”,却对躺在门口的乞丐拉撒路视而不见,未施怜悯(16:19-21)。他的罪不在于财富本身,而在于自私地挥霍资源,无视神赋予的管家责任(参申15:7-8)。
违背律法的核心:摩西律法强调爱神与爱人(利19:18;申6:5),财主却以自我为中心,拒绝用财富行善,显明他心中无神也无邻舍(参约一3:17)。
死后结局的逆转:财主生前享福、拉撒路受苦,但死后拉撒路在亚伯拉罕怀中得安慰,财主却在阴间受痛苦(16:22-23)。这表明神的审判基于人如何对待祂的托付与邻舍的需要。
2、与16:9教训的关联
永恒的预备:16:9强调用“不义的钱财”结交朋友(即投资于永恒),财主的失败恰恰在于他未将财富用于帮助他人,错失“永存的帐幕”(16:9)。比喻进一步警示:今生的资源若不为永恒善用,必导致永远的亏损。
智慧的选择:管家(16:1-8)虽不义却懂得为将来筹算,财主却只顾眼前享乐。两者对比凸显耶稣的呼召:信徒当以更大的智慧,用世俗资源换取永恒价值。
二
1、刑罚的真实性
死后境遇不可逆转:财主在阴间受苦时,与亚伯拉罕的对话显明三个事实:
死后有审判,且结局确定(16:26,“深渊限定”)。
生前选择决定永恒归宿,死后再无悔改机会(16:24-25)。
刑罚是真实且永久的痛苦(“火焰里极其痛苦”,16:24)。
2、逃避刑罚的方法
听从神的话语:亚伯拉罕指出,财主的兄弟们已有“摩西和先知的话”(即旧约圣经)可听从(16:29)。耶稣强调,神的话语足以使人悔改,无需神迹奇事(16:31)。
立即行动的必要性:
悔改与怜悯:人若效法拉撒路的邻舍之爱,用财富行善,便能显明真实的信心(参雅2:15-17)。
信靠基督的救恩:耶稣后来复活(16:31的暗示)成为终极救赎凭据,但人必须“趁今日”回应(参林后6:2)。
3、“现在就应当怎样行?何故?”
以怜悯行动实践信仰:
效法16:9的智慧,将财富用于救济穷人、支持福音事工,以此“积攒财宝在天上”(太6:20)。
拒绝冷漠,主动关注身边如拉撒路般的需要者(参路10:25-37好撒玛利亚人比喻)。
全心顺服神的话语:
以圣经为生命准则,而非追求超自然现象(16:31)。
承认基督是救主,脱离“事奉玛门”的捆绑(16:13),让神居生命首位。
紧迫性的缘由:
死亡随时临到,永恒结局一旦确定便不可更改(16:26)。
财富、地位、享乐皆短暂,唯遵行神旨意永远长存(约一2:17)。
总结与应用
1、核心警告:
财富本身非罪,但自私滥用必招致审判。
永恒的真实性要求人即刻以行动回应神。
2、实践指引:
检视资源管理:我的金钱、时间、恩赐是否用于荣耀神、祝福他人?
打破冷漠惯性:主动寻找并帮助身边的“拉撒路”(弱势群体、未得之民)。
扎根圣经真理:每日以神的话为镜,对照生活优先次序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