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52天:生命的真正保障:依靠神,而非财富
在这个世界中,我们往往被一种观念所驱动:“有钱才能有安全感。” 我们努力工作,积累财富,购买保险,为孩子存教育基金,为退休存养老金,希望确保未来的安稳。然而,这份追求真的能带来真正的平安吗?
当我阅读路加福音12:13-34时,耶稣所讲的比喻深深地震撼了我。那位富有的财主看似聪明,为自己的未来精心规划,拆了旧仓库,建造更大的,储存大量的财物,希望让自己可以“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”(19节)。但神的话语却刺破了他的幻想:“无知的人哪,今夜必要你的灵魂,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?”(20节)
这段经文提醒我,财富本身并非罪恶,但若我们将其作为人生的终极依靠,就成了我们灵魂的枷锁。
财主的错误:信靠财富,而非信靠神
财主所犯的错误,并非仅仅是积累财富,而是他完全忽略了神的主权。他认为,只要有足够的储备,就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人生。然而,他没有意识到生命的主权在神手中,而非自己手中。
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也容易掉入这样的陷阱。我们努力工作,追求稳定的收入,渴望银行账户的数字增长。但如果我们只是积累,却不问神的旨意,我们是否和那位财主一样“无知”?
我反思自己的生活,发现有时候,我的忧虑正是因为过度依赖金钱带来的安全感。当经济状况良好时,我会感到安心;但当遇到财务压力时,焦虑就随之而来。这表明,我仍然在某种程度上把物质保障看作是人生安全的来源,而不是完全信靠神的供应。
问题不在于财富的多少,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财富。我们是让它成为我们的偶像,还是视它为神所托付的资源,愿意按祂的旨意使用?
真正的保障:神的供应,而非人的努力
在22-30节中,耶稣进一步提醒门徒,真正的生命不在于财富,而在于神的供应。祂以乌鸦和百合花为例,指出:
• 乌鸦既不种、也不收,神却养活它们(24节)。
• 百合花不劳苦、不纺线,神却使它们比所罗门王更美丽(27节)。
这让我想到,倘若神如此细心地照顾飞鸟和花草,祂岂不更看顾我吗? 可是,我的生活是否真的反映了这样的信心呢?
很多时候,我发现自己仍然容易陷入对未来的忧虑。作为母亲,我关心孩子的教育、未来的成长,也思考如何更好地为他们提供保障。这些思虑并非错误,但如果它们超越了我对神的信靠,就会变成一种重担。
耶稣的教导并不是让我们成为毫无计划、不负责任的人,而是提醒我们:不论是在丰富或缺乏中,我们都要依靠神,而不是让忧虑掌控我们的生活。
“你们只要求祂的国,这些东西就必加给你们了。”(31节)
这句话让我思考:我的人生是否真正以“神的国”为首位?我的选择、决定和方向,是否都是基于对神的信靠,而非对物质的依赖?
心在哪里,财宝就在哪里
“你们的财宝在哪里,你们的心也在哪里。”(34节)
这节经文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属灵原则:我们关注什么,我们的心就会被它牵引。
• 如果我的财宝在地上,我的心就会被金钱、投资、房产、市值牵引,充满焦虑和不安。
• 如果我的财宝在天上,我的心就会关注神的国度、福音的扩展、爱人的行动,充满信心和盼望。
我问自己:
• 我是否愿意用神所赐给我的资源来帮助他人?
• 我是否能够慷慨给予,而不是紧紧抓住自己的一切?
• 我是否将时间、精力、金钱投资在永恒的事物上,而不是短暂的世俗享乐?
这让我想到,在过去的经历中,每当我愿意放手,选择顺服神的带领,神总是供应我远超过我的所求所想。 但当我紧紧抓住自己的安全感时,反而会陷入焦虑和缺乏。
真正的财富,不是银行账户里的数字,而是在神里面的满足和信靠。
属天的价值观
这段经文让我深刻反思,我是否仍然像那位无知的财主一样,把安全感建立在物质之上?还是我真的相信神会供应我一切所需?
实践上的应用:
调整我的价值观—在金钱、事业、生活的决策上,以神的国度为优先,而不是仅仅追求世俗的成就。
操练信心—当面对经济挑战或未来的不确定性时,选择相信神的供应,而不是陷入忧虑。
学习慷慨—不只是积累财富,而是学会如何运用神所赐的资源去帮助有需要的人。
教导孩子信靠神—让孩子从小明白,真正的安全感不在于物质,而在于神的信实。
愿这段经文成为我每日生活的提醒,让我不再依赖自己有限的资源,而是全心信靠那位掌管万有、乐意供应的天父!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