恩典的超越性·研经日课第39天
阅读经文:创世纪20:1-21:21
问题思考:
- 关於人性的本质(即使是在信徒身上),我们从创世记20章可以学到什么?关於神的保护、拯救的恩典又可以学到什么?比较诗94:18;可14:38;林前10:12;提后2:13。
- 创21:17。“以撒”的意思是“笑”(laughter)。撒拉在18:12与21:6的笑有何不同?这种改变是怎样发生的?参见17:1719。这样看来,以撒的名字也怎样为两个附带的真理做见证呢?比较太19:26。
- 创21:821。以实玛利从什么状况中被逐出?何故?参罗9:69;加4:2830。然而,神的为什么仍然垂听了以实玛利的声音,赐福给他,并与他同在呢?
默想:
问题一
1.人性的本质
创世记20章记载亚伯拉罕因惧怕亚比米勒王,再次称妻子撒拉为妹妹(类似事件在12:1020也曾发生)。这显明即使是信心之父亚伯拉罕,依然会因软弱而陷入谎言和妥协。信徒虽蒙神拣选,但人性中仍有罪性的残余(参 提后2:13 “我们纵然失信,他仍是可信的”)。人容易因环境压力而忘记神的应许,倚靠自己的手段(参 林前10:12 “自以为站得稳的,须要谨慎,免得跌倒”)。
2.神的保护与拯救的恩典
尽管亚伯拉罕失败,神仍主动介入保护撒拉,阻止亚比米勒玷污她,并透过梦境警告亚比米勒(20:37)。这显明神的恩典不依赖人的完全,而是基于祂的信实和主权(参 诗94:18 “我正说我失了脚,耶和华啊,那时你的慈爱扶助我”)。神甚至使用外邦君王(亚比米勒)的敬畏之心(20:811)来成就祂的计划,表明祂的救恩超越人的局限。
问题二
1.撒拉两次“笑”的对比
创世记18:12:撒拉在帐棚内听见神应许她将生子时,“心里暗笑”并怀疑:“我已衰败,我主也老迈,岂能有这喜事呢?”这是出于不信和人的理性局限的“讥笑”。
创世记21:6:当以撒出生后,撒拉说:“神使我喜笑,凡听见的必与我一同喜笑。”此时的“笑”转为对神信实应验的赞美与喜乐之笑。
2.改变的根源
这一转变源于神对亚伯拉罕的明确应许(17:1719),尽管亚伯拉罕也曾因不信而笑(17:17),但神坚定地宣告:“你妻子撒拉要给你生一个儿子,你要给他起名叫以撒”(17:19)。神的信实超越人的软弱,以撒的诞生印证了“在神没有难成的事”(参 太19:26)。
3.以撒名字见证的两个真理:
人的软弱与神的超越:以撒的出生显明神的应许不依赖人的能力(撒拉已绝经,亚伯拉罕年老),而是倚靠神的全能。
喜乐与救恩的记号:以撒的“笑”从怀疑转为喜乐,预表神的救恩将带来终极的喜乐(参 路1:37 “出于神的话,没有一句不带能力”)。
问题三
1.以实玛利被逐的原因:
以实玛利是亚伯拉罕凭血气与夏甲所生的儿子(16:14),而神应许的“后裔”必须是从撒拉而生的以撒(21:12)。撒拉要求驱逐以实玛利,因他“不可与以撒一同承受产业”(21:10),这象征着“按血气生的”与“按应许生的”之间的分别(参 罗9:69;加4:2830)。
2.神仍赐福以实玛利的原因:
神的怜悯与信实:以实玛利虽不在应许之约内,但他是亚伯拉罕的后裔,神因与亚伯拉罕的立约而眷顾他(21:13)。神垂听夏甲的哀求(21:17),并应许使以实玛利成为大国(21:18),显明祂的恩典不局限于选民,而是广及万族(参 创17:20)。
神的护理之工:神对以实玛利的保守,表明祂的旨意超越人的错误(如亚伯拉罕娶夏甲),并藉此显明救恩历史的主线——唯有“应许之子”以撒才能承继亚伯拉罕之约,指向基督(加3:16)。
总结思考
1.人性的软弱与神的信实:信徒的成圣是渐进的过程,而神的恩典始终覆盖人的失败。
2.应许的实现与神的全能:以撒的出生显明神的应许不凭人的条件,而是倚赖祂的主权。
3.恩典的超越性:神既坚守与选民的特殊之约(以撒),也以普遍恩典眷顾万民(以实玛利),显明祂是“众人的救主”(提前4:10)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