属灵的洞察力·研经日课第37天
阅读经文:创世纪18章
默想经文:【创 18:1-3】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,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。那时正热,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,举目观看,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。他一见,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,俯伏在地,说:“我主,我若在你眼前蒙恩,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。
酷热的午后,幔利的橡树下,亚伯拉罕以最谦卑的姿态俯伏在地。这一刻,平凡的生活场景因着神圣的临在而成为永恒的信仰见证。亚伯拉罕的接待,不仅展现了古近东的待客之道,更彰显了信仰最本真的样貌。
亚伯拉罕的谦卑令人动容。作为族长,他本可以差遣仆人接待远客,却选择亲自跑上前去,俯伏在地。这种谦卑不是故作姿态,而是发自内心对神圣的敬畏。在匆忙准备食物的过程中,他吩咐撒拉用上好的细面作饼,亲自挑选牛群中最肥美的牛犊。这些细节无不显露出他将最好的献给神的虔诚。
在接待的过程中,亚伯拉罕展现出惊人的洞察力。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三位客人的非同寻常,以”我主”相称。这种洞察不是来自理性的判断,而是源于属灵的敏感。当客人预言撒拉将生子时,亚伯拉罕没有像撒拉那样暗笑怀疑,而是以沉默表达对神应许的完全信靠。
亚伯拉罕的代求更是令人震撼。面对即将临到所多玛的审判,他没有置身事外,而是勇敢地为这座罪恶之城祈求。从五十个义人到十个义人,他一次次与神”讨价还价”,展现出对生命的珍视与对公义的执着。这种代求不是出于自义,而是基于对神慈爱本性的深刻认识。
橡树下的这一幕,为我们展现了信仰最动人的画面:在平凡的生活中遇见神,在谦卑的服侍中经历神,在勇敢的代求中见证神。亚伯拉罕的榜样告诉我们,真正的信仰不是空洞的仪式,而是生命的全然摆上;不是冷漠的旁观,而是热切的参与;不是自以为义的审判,而是充满怜悯的代求。
在这个信仰日益形式化的时代,我们更需要回归信仰的初心。像亚伯拉罕一样,在平凡的生活中保持属灵的敏锐,在谦卑的服侍中遇见神的面,在勇敢的代求中彰显神的爱。这才是信仰最本真的样貌,也是每个信徒应当追求的生命境界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