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119天
阅读经文:使徒行传4:1-31
问题思考:
1、1-22节。逼迫。宗教集团的领袖们现今公开地逼迫门徒。是什么使彼得和约翰被捕(3节)和释放(21节)呢?彼得为他们辩护时,提供了什么言词上和可见的证据?当我们应当挺身而出仗义直言时,有时却会因惧怕人而缄默下来吗?
2、23-31节。祷告。二人回到他们的同道那里,他们就一同祷告。试在他们的祷词中探索那三重的理由(24-28节),祈求(29,30节)和结果(31节)。你能在类似的困难情况下,以如此的勇敢和乐意来祷告吗?
思考默想:
一
1、被捕与释放的原因
被捕:彼得和约翰因传讲“耶稣复活”的信息,触怒了撒都该人(他们否认复活)。他们的讲道吸引了大量群众,威胁了宗教领袖的权威。
释放:公会领袖虽想压制门徒,但因瘸腿者痊愈的神迹无可辩驳,且百姓归荣耀与神,他们惧怕百姓的反对,只能暂时释放二人。
2、彼得的辩护证据
言词证据:
引用诗篇118:22,指出耶稣是“匠人所弃的石头,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”。
明确宣告:“除他以外,别无拯救”,强调基督是唯一的救赎。
可见证据:
瘸腿者“完全好了”的神迹,成为基督复活大能的活见证。
3、反思
门徒面对威胁仍勇敢传道,因他们“被圣灵充满”,并认定顺从神胜过顺从人。今日我们或许会因惧怕人的批评或排斥而沉默,但真正的勇气源于对基督的委身和对圣灵的依赖。我们是否在职场、家庭或社会中,敢于为真理发声?这是一个挑战,我想到王MD先生前50年和后40年的经历,也不敢吹嘘自己一定可以勇敢.
二
1、祷告的三重理由
神的主权:称神为“造天、地、海和其中万物的主宰”,强调祂统管万有。
外邦与官长敌挡基督:引用诗篇2:1-2,指出敌对势力(希律、彼拉多、外邦人、以色列民)的聚集是“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”。
神的预旨:一切逼迫都在神的计划中,为成就救恩。
2、祈求的内容
求胆量:“愿你鉴察……叫你仆人大放胆量,讲你的道。”
求神迹印证:“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,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。”
3、祷告的结果
聚会的地方震动,众人被圣灵充满,放胆传讲神的道。
4、反思
初代教会的祷告聚焦于神的权能而非困境,以神的主权为根基,求力量继续使命。面对逼迫或挑战时,我是否先转向神,确信祂掌权,并求祂赐下勇气与印证?年轻的时候,也曾一往无前,勇者无畏。直到有了孩子以后,就胆小了许多。所以当看王先生传记的时候,就很深的认同,我们并非天生勇敢,实在是天生软弱。但神给我们机会,也不断地操练我们,直到我们可以站立得稳。求主帮助我,勇敢无畏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