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经日课第116天
阅读经文:使徒行传2:14-36
问题思考:
- 彼得讲话时印证哪三段旧约经文,并用它们来支持福音的哪些事实呢?关於旧约在今日的地位以及应用,我们从这件事可以学到什么功课?
- 彼得在讲道时显示了他的哪些特性?要记得八周前他是怎样的光景。何以有这种改变?这点能应用在你的基督徒事奉中吗?
思考默想:
一
彼得在五旬节圣灵降临后,向众人解释这一神迹的意义,并证明耶稣是弥赛亚(基督)。他引用三段旧约经文来印证福音的核心事实:
- 约珥书2:28-32(徒2:17-21)
支持的福音事实:圣灵的降临是“末后的日子”应验的征兆,显明神正在实现祂的救赎计划。
关联耶稣的工作:圣灵的浇灌是耶稣复活升天后赐下的,证明祂是那位“主”,配得人信靠。
- 诗篇16:8-11(徒2:25-28)
支持的福音事实:大卫预言弥赛亚(基督)不会被死亡拘禁,必从死里复活。
关联耶稣的工作:耶稣的复活应验了这预言,证明祂是“生命的主”,死亡无法胜过祂。
- 诗篇110:1(徒2:34-35)
支持的福音事实:弥赛亚要升到神的右边,直到仇敌作祂的脚凳。
关联耶稣的工作:耶稣的升天和得荣耀证明祂是神所立的“主和基督”,拥有统管万有的权柄。
旧约在今日的地位与应用:
预表与成全:旧约是神渐进启示的一部分,指向基督的救恩。彼得以基督为中心解经,表明旧约的终极意义在于揭示耶稣的身份与工作。
应用原则:今日信徒读旧约时,需以基督为解释的核心,并辨识其中对救恩的应许、对神国度的指向,以及伦理教导的延续性。
二
彼得在讲道中显示的特性:
- 勇气与权柄:八周前他三次否认耶稣,如今却公开指责听众“钉死了基督”,显明圣灵赋予的胆量。
- 清晰的解经:他熟练引用旧约,串联经文证明耶稣是弥赛亚,展现对神话语的深刻理解。
- 以基督为中心:整篇讲道聚焦耶稣的生、死、复活与升天,呼召人悔改归向祂。
- 呼召行动:他呼吁听众面对罪责,指向具体的悔改与受洗。
改变的原因:
圣灵的能力:五旬节圣灵充满,使他得着属天的智慧和勇气。
复活的确据:亲眼见证复活的耶稣,彻底扭转他对弥赛亚使命的理解(从政治拯救到救赎罪人)。
悔改与恢复:耶稣三次挽回他的失败,重建他的信心与使命。
应用在我的事奉中:
- 依靠圣灵而非自己:彼得的改变显明事奉的果效不靠人的才能,而是圣灵的能力。
- 扎根于基督的复活:事奉的根基在于对复活主的信心,即使过去软弱,仍可被神重用。
- 以圣经为中心宣讲:学习像彼得一样用经文引导人归向基督,而非仅靠情感或经验。
- 接纳破碎与重建:事奉者无需隐藏过去的失败,因神的恩典能转化伤痕为见证。
上一篇 研经日课第115天
初代团契生活·研经日课第117天 下一篇
留言